陈建斌指出,习惯于管理大规模生产活动和复杂供应链的大型科技制造企业的参与,可能会让成本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太阳能光热利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传统的热水器制造企业也在谋求进入该领域,上述正在北京延庆建设的光热发电973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皇明太阳能和华电集团联合出资1.2亿元投建的项目。
相关资料显示,内蒙古热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每年可发电1.2亿度以上。事实上,在不少人还对光热发电不了解的时候,光伏发电在我国已成气候,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给予项目补贴、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扶持。这一项目直至今年1月20日才开标,为何搁置了这么久?据马胜红介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外方对在华投资的机制不熟悉,在独立运作未果后,德国太阳千年公司又寻求与内蒙古绿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内蒙古施德普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工作。马胜红表示,2011年可谓是光热发电元年。然而,2011年可能将会出现转机。
2005年,国内最早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南京江宁区70千瓦塔式电站建成并发电成功。但无论是太阳能热利用,还是光热发电,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但在未来长达10年的时间里,First solar真正会有多大的投资力度,还不一定,只能走走看看。
福斯第一太阳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勃勃雄心正促使其将触角伸向中国市场。之所以如此,最主要还是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其在世博会上的展示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这样一个重大的项目,如果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应该在它的年报中有所体现,如果没有是不正常的。对此,《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致电中广核太阳能,该公司项目部邹经理告诉记者:双方已经签署了备忘录,但还正在与First Solar就具体内容进行协商,而这段时间又恰逢两会,所以会更忙。
[page]曲线世博First solar似乎早有预见,在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展的日子,人们在内蒙古馆看到了First Solar。同时,First Solar全球市场及产品管理执行副总裁TK。
因为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有必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它。据悉,该项目最终能在2010年11份通过发改委审批与其在世博会上的良好表现有很大关系。如果仅凭进入世博会就判断它是全球最强,这种说法显然是不靠谱的。尤其是它选用的电池原料碲化镉是稀缺能源。
该年报显示:去年First Solar产能为1400兆瓦,计划到2012年底产能达到2900兆瓦,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产品价格比上一年降低3.11%,达到0.75美元/ 瓦,转化率比上一年提高0.5%,达到11.6%。面对压力和投资风险,它不得不暂时妥协,意图借用国内企业的力量撬开中国能源市场的大门。《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并没有明确规定。国内的反对最主要的还在于碲化镉造成的金属污染,这个人们担心会更多一些。
而中广核也可以在太阳能开发领域得到提升和突破,为以后进入商业光伏发电站建设、运营领域积累经验。当时,First Solar尚未通过发改委的审核。
此前,国内光伏业对此曾是一片质疑和反对,但 First Solar仍旧在推进该项目,无论是世博会上的高调展出,还是联手央企中广核太阳能共同开发,都使其距离实现进入中国光伏市场的目的越来越近。First Solar 将与中广核太阳能紧密合作,为该项目提供先进薄膜太阳能光伏模块,并在工程、采购、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咨询。
不过,从2011年2月24日First Solar发布的2010年报来看,这样的预言并没有让其丧失往日的勃勃雄心。根据该谅解备忘录,First Solar将与中广核太阳能共同实施一期30兆瓦交流电项目。他表示:2009年9月份的时候,多晶硅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从2009年下半年一直到2010年,虽然多晶硅价格一直在上涨,但是整体的价格依然可以承受从四五十美元一直上涨到现在的八九十美元,这和以前400~500美元的价格比起来要低得多,那么以薄膜太阳能为核心的First Solar就并不占有成本优势。事实上,2010年First Solar出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已经被尚德和晶澳所替代。鄂尔多斯光伏项目是中美第一个大型太阳能合作项目,也是中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示范工程。其整个项目占地面积 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曼哈顿。
First Solar 总裁兼CEO宋博思与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韩庆浩出席签约仪式并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2009年9月8日First Solar与中国相关部门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可知,这个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未来发电量将达到2000兆瓦,其中首期30兆瓦的示范项目从2010 年6月开始建造
光伏业新一轮调整已经开始,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全省光伏企业正加速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集聚,更多为产业升级服务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在建设中。3月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两会的江苏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张红,她认为,江苏光伏产业的崛起得益于人才和政策两大关键因素。
她介绍,目前江苏还在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扩大光伏市场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委书记姜德果认为,面对这一机遇,河北应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规范产业发展,要以英利新能源、晶龙、新奥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保定、邢台、廊坊等产业链条长、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光伏产业基地,这样才能构建起河北光伏产业大格局。
而晶龙已在德国、美国等建设了研发机构,晶龙两项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创造了世界第一。加之企业竞相上马项目,很容易导致整个产业无序发展。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缺乏核心技术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已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
他们提醒,河北省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一定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规划好产业结构布局,切忌再走某些传统产业一拥而上无序发展的老路。人才和政策造就光伏强省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国的58%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
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河北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他预测,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用户侧发电上网补贴政策的出台,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并网发电最终会成为中国光伏应用的主要形式。全国人大代表、晶龙实业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提出,河北光伏业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强进一步分析说。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再迎良机。丁强代表建议,河北省应加快启动光伏应用市场,扩大推广光伏发电鼓励政策,从而推动光伏产业尽快实现平价上网。能否在这种转变中掌握主动,取决于河北光伏业从技术进步到产业聚集等各方面的进化速度。
据了解,目前,新奥有2938名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工程放大完整的研发梯队,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张红代表认为,江苏为光伏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涉及人才、技术和产业规划等各方面,为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平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定了方向,也让参加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看到了河北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认为,当今能源体系的支撑正由资源消耗转向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至关重要。
第二个关键点在政策层面。靳保芳代表说,光伏产业发展近十年来,国内众多企业一哄而起,河北也涌现出一大批光伏企业。